来源:北京商报
继去年年末总经理获批履职后,现代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财险”)董事长也正式到位。8月4日,现代财险公告,HONG YOUNG(洪铃)自7月28日起担任公司董事长。
当前,在“马太效应”加剧的财险行业,中小保险公司亟待寻找差异化发展之路。现代财险也在近两年刚刚完成了业务转型,将业务核心聚焦于网约车车险。不过新能源车险本就具有高成本率,网约车车险业务更是“高成本中的高成本”。随着“将帅”到任,现代财险能否啃下这块“难啃的骨头”,颇受市场关注。
新董事长就位
根据现代财险公告,洪铃已经获批出任该公司董事长。
通过简历来看,洪铃与现代财险原董事长赵镛一一样,同样为韩国籍。洪铃曾任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非车险理赔部科长、财产&责任险承保部组长、非车险计划业务部部长、美国分公司总经理、海外业务部部长等职务。
洪铃的履职早有信号,今年3月,现代财险任职长达15年的董事长赵镛一请辞。此后,在现代财险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上,审议了赵镛一、陈永桦两位董事的辞任议案,会议还审议了洪铃、朱逸杰担任公司董事的议案。彼时市场便猜测,现代财险董事长一职大概率从此二人中产生,如今上述猜测也得到了印证。
谈及董事长就位,现代财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洪铃董事长的到任标志着现代财险治理体系的完善。在股东资源赋能与专业团队的护航下,公司将继续坚守“成为新型出行生态的风险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战略落地。
在去年末,现代财险总经理一职也刚刚就位。2024年12月,现代财险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决议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批复,由张宗韬正式担任公司总经理,全面主持经营管理工作。
自去年底至今,现代财险先后完成了总经理和董事长调整,未来,这家合资险企将在两位核心管理层的带领下如何远航,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押注高风险业务
现代财险成立于2007年,最初是由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全资控股,与其他外资财险公司一样业务保持“小而美”状态,主要经营在华韩资企业的财险业务,企业财产保险是第一大险种,保费规模不大,但是能实现盈利。
转折点出现在联想、滴滴两大巨头入股后,现代财险不仅保费规模迅速扩张,业务重点也进行了较大转向。自2021年起,现代财险的车险、责任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规模迅速扩张。至2023年末,这三大险种的保费收入分别达到1.99亿元、1.9亿元和1.4亿元。而在2020年以前,现代财险总保费规模仅徘徊在1.5亿—2亿元左右。
2024年,现代财险产品结构再次出现明显调整,车险成为主要增长的业务,当年保费收入高达5.55亿元,车险业务占比也从上年的29.97%跃升至61.92%。
据现代财险介绍,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和销售国,也孕育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车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营运类新能源车因保障不足尚存在大量的风险敞口,新就业形态群体的保障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亟须专属产品解决投保困境;小险企要想突围行业“马太效应”,必须从粗放循环竞争中解脱出来,确定清晰的战略定位。因此,现代财险确立了“成为新型出行生态的风险管理专家”的战略发展目标。
可以看出,新能源网约车车险业务成了现代财险的业务重点。现代财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5年上半年,公司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5.7%,网约车(其中新能源网约车占比九成以上)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2%,占公司车险业务比重的近99%,居行业首位。
不过,在车险领域,新能源车险有着较高的成本率,网约车车险业务则更高。正如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分析,网约车运营时间长、里程多,出险频率高;事故可能涉及乘客伤亡、车辆及第三方财产损失,赔付金额大。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进一步分析,网约车日均行驶时长数倍于私家车,事故概率随之显著上升;司机群体规模庞大且流动性强,新手占比偏高,危险驾驶行为屡见不鲜;平台数据壁垒的存在,使保险公司难以获取完整行程信息,精准风控面临阻碍;新能源车核心部件维修成本占比高,且缺乏统一定损标准,进一步推高理赔成本;部分司机利用规则漏洞制造“虚假事故”骗保,道德风险凸显,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经营该类业务面临一定挑战。
从综合成本率来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现代财险的综合成本率高达118.02%。通常而言,综合成本率超过100%,表明保费收入不足以覆盖支出,承保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当一家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长期大于100%,又无法通过投资收益等方式实现整体盈利,最终将会长期亏损。现代财险也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和2024年,现代财险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和-1.63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为-0.44亿元。
现代财险在回复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通过以下举措改善利润情况:一是坚守风险合规底线,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二是深化战略落地,夯实核心能力,深耕新型出行生态,充分发挥战略业务的牵引作用;三是坚持质量效益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业务品质,并加强成本管控,提高运营效率;四是持续提升组织能力,促进机构均衡发展,实现整体规模、效益的同步提升。
风险如何把控
实际上,自车险“报行合一”以来,“二八效应”进一步加剧。大量缺乏竞争力的中小险企在车险市场竞争力变小,等待它们的,只有三个选择:要么深耕细分领域,要么夹缝求生,要么退场。
类似现代财险这般仅“押宝”一类垂直领域业务的险企并不多。可以说,网约车车险赛道是一块“硬骨头”,多数险企并不敢大比例涉足此类业务。现代财险对此表示,经过深入的市场研究和敏锐的用户洞察后,公司意识到自身应尽快确立差异化定位,深度契合新型出行生态的变革趋势,响应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的号召,充分挖掘新能源车险市场的时代发展机遇,成为新型出行领域重要的生态联接者和风险管理专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滴滴作为现代财险重要的战略股东,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生态资源支持。
在财险业务里,新能源网约车保险可以说是“高成本中的高成本”,如何降低业务成本仍是现代财险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面临的难题。
对于如何优化综合成本率,现代财险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依托数据驱动的动态风控、服务生态的模式创新及监管政策红利的释放等因素,持续压缩成本率曲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尽快成为细分市场的盈利样本。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最重要的是数据打通,让网约车平台开放平台订单时长、里程、空驶率、司机评分、急加速/急减速等高维数据。此外,还可以联合建立网约车UBI(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保险)模型;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把营运时长系数、区域拥堵系数直接嵌入精算公式,实现“一日一价”或“一周一价”。
“从硬件端来说,还可以联合车企制定电池健康度分级标准,按衰减程度实施阶梯式赔付;搭建新能源车专属维修网络,直连原厂配件供应链以压缩中间溢价,以降低赔付成本。”郭涛建议。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