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一季度“成绩单”亮眼 业务结构优化 投资收益大增
2025年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交出一份稳中有进、颇有亮点的“成绩单”,合计实现净利润超840亿元,同比实现增长;同时,上市险企业绩结构得到改善,费差益对公司业绩贡献有所上升。
有市场人士认为,展望2025年全年,保险公司负债和资产两端均有望实现同比改善。负债端,受代理人高质量转型和新业务价值率改善等影响,寿险新业务价值(NBV)有望延续向好;资产端,随着国内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资本市场回暖有利于险企的投资业绩表现。(上海证券报)
仅两家盈利,新三板保险中介为何越来越难?
上市公司年报基本披露完毕,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机构业绩也逐渐浮出水面。截至5月5日,已有7家新三板保险中介披露了2024年报,整体业绩表现不及去年同期。
综合来看,诚安达、润生保险、中衡股份、昌宏股份、一正保险、创悦股份、润华保险7家公司中,仅一正保险实现了盈利且净利润正增长,其余6家公司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亏损或盈利下滑。一方面,机构越来越难以生存,另一方面,挂牌机构越来越少。由于未按规定日期披露年报,华凯保险将被停牌,且面临被摘牌风险。(北京商报)
银保渠道,扛起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增长大旗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人身险行业保费规模仅达到与去年持平的水平。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上市险企披露一季度报数据显示,仅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实现了新单保费的正增长。
除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外,上述情况也与保险行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有关,因此,部分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增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银保渠道成了拉动一季度上市险企人身险保费增长的力量。(经济观察报)
险资一季度调仓路径曝光:加仓高股息资产
通过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可以一窥险资一季度重仓情况及持股变动情况。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险资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从持股数量看,险资持有银行股的数量最多,对交通运输、房地产、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公司的持股数量也较为靠前。
整体来看,险资对高股息资产较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险资追求长期稳健收益,高股息资产较为契合险资的投资需求,未来险资对高股息资产的持股比例或进一步增加。(中国证券报)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