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联合资信”大瓜第二波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券业行家

  朋友们,最近真是碰到奇葩了!联合资信作为赫赫有名的评级机构,居然就因为一篇揭露他们评级报告笔误的文章,某位员工坐不住了。直接以 “夸大事实、添油加醋,博取眼球,不正当牟利,文中未经允许展示名字,已对本人、同事及本公司的名誉权造成实质性侵害” 为由,对券业行家发起了投诉。

  哇!三次投诉驳回

围观!“联合资信”大瓜第二波

  当然现实狠狠打脸,这位薛某的投诉,连带着另外两个投诉均毫无悬念地失败了。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位发起投诉的薛某,和文章中提到出现笔误的 “薛峰”,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呢?这可真是个未解之谜,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

  当然现实狠狠打脸,这位薛某的投诉,连带着另外两个投诉均毫无悬念地失败了。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位发起投诉的薛某,和文章中提到出现笔误的 “薛峰”,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呢?这可真是个未解之谜,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

  说起来,文章里的内容那可都是有根有据的,全部来源于联合资信官网的公开信息。证据确凿得就像板上钉钉。就这样,居然还能说是 “夸大事实、添油加醋” ,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围观!“联合资信”大瓜第二波

  再说了,评级公司员工签字报告出现错误,本身就是职业行为的范畴。文章也没对任何联合资信的员工进行诋毁,怎么就扣上“侵犯个人及同事名誉”的大帽子了呢?

  看看这“逻辑”。亲自签署的评级报告出了“笔误”,不先自我反思,反而对指出问题的旁观者指手画脚。格局是不是有点太小了?

  不禁让人好奇,在这一系列让人迷惑的操作背后,联合资信的企业文化到底是怎样的呢?

  叹!笔误频出成日常

  要说联合资信这 “笔误大师” 的称号,那可真是实至名归。

  就拿2024年来说,被央行开罚单之后,它仿佛开启了笔误 “狂欢模式” ,一口气发布了至少6份评级报告更正说明。其中更有一份评级报告,把“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写成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围观!“联合资信”大瓜第二波

  奇!公司改错员工甩锅

  其实啊,联合资信也不是完全没有 “闪光点”。面对这些笔误问题时,他们也发布了多份更正报告。这说明公司本身还是有那么一点 “知错能改” 的意识的。

  可是,这员工的做法就和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司都大大方方地承认错误了,员工却还在那死鸭子嘴硬,拒不认错,还跑去投诉揭露问题的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嘛!公司在前面努力打扫卫生,员工却在后面乱扔垃圾,这配合,简直太 “默契” 了,让人哭笑不得。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在员工教育方面,联合资信可能还得加把劲。一个班级老师教得再好,学生要是不配合,那也出不了好成绩。公司得好好反思反思,怎么让员工也能有这种“知错能改” 的态度,别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不然,以后这 “笔误大师” 的名声,可就真的摘不掉了,到时候,在行业里可就成了一个大笑话,谁还能相信他们的专业性呢?

  忧!违约率高“合规失踪”

  联合资信的问题其实也不止笔误这么简单,还有更多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浮出水面。

  先来说说这违约率,那数据简直高得吓人!据监管对2024年的评级违约率统计数据,联合资信在各类评级机构中“名列前茅”:AAA/AA +级违约率全行业排第二,AA/AA - 级更是勇夺第一 。

  别看违约率都是小数点后两位的事情,但对于相信评级报告的的投资者来说,就是100%。

围观!“联合资信”大瓜第二波

  再看看合规方面,翻遍联合资信高管名单,愣是没找到 “合规总监” 这号人物 —— 别家合规负责人都是坐在高管席上的 “守护神”,到这儿直接成了合规质量部的 “神秘部门经理”,连高管花名册都没混上姓名。

  再瞧瞧人家上海新世纪和中诚信国际,合规负责人不仅好找,还是高管团队的重要成员 。这对比,简直太强烈了。

  盼!正视错误再起航

  联合资信作为一家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评级机构,无疑拥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但如今,员工素质问题就像船上的漏洞,笔误、高违约率、合规漏洞等问题,不断地影响着公司的公信力。

  员工拒不认错的态度,更是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联合资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员工素质的提升刻不容缓。

  只有员工素质提升了,能够正视错误、勇于改正,联合资信这艘大船才能堵住漏洞,重新扬帆起航,在金融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