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城推进!楼市重大改革,要来了?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3

(转自:上海楼市情报)

小作文又来扰乱市场预期了!

近日,彭博社爆料,现房销售制度可能要在全国推行!

超30城推进!楼市重大改革,要来了?

今天,咱就聊聊,现房销售对购房者、开发商还有整个房地产市场,意味着什么,到底能否落地?

01

官宣!现房销售,打响第一枪…

2025年全国现房销售的第一枪,已经打响了!

前两天,河南信阳发布了重磅新政,这是今年首个把现房销售具体要求和明细写进政策文件里的城市。

公告内容显示,文件印发后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施工进度需达到主体封顶方可申报商品房预售许可。文件印发后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

超30城推进!楼市重大改革,要来了?

事实上,现房销售制度酝酿有两三年了,许多城市早已开始试点。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全国已经有超30个省市发布了推进现房销售试点的相关文件。包括北京、深圳、上海等一二线城市。

北京规定2025年后30%新出让地块需现房销售;

深圳在土地出让中明确部分地块“竞现房销售”;

河南,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

河北,在住房保障系列工作中,创造性实行现房销售;

山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

02

大胆预测!现房销售对市场十大影响

关于现房销售的问题,其实已经讨论过太多次了,时不时就会出来一个传言,搅得市场不得安宁。

前段时间,外媒小作文传得有理有据,比之前头部专家阶段性的吹风、试点更劲爆。据说一些城市正在研究现房销售试点相关的配套政策。

小作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新做法将针对新建商品房,地方政府保有“因城施策”的空间。现房销售制度将改变此前以预售制为主的商品房销售方式,成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

2、现房销售制将按照开发商拿地的时间进行“新老划断”,即开发商在政策正式公布之后取得的住宅用地将适用现房销售规则,此前的项目不受影响。保障性住房不包括在内。

但小作文写的也很清楚,【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仍有变数】。说明仍在考虑制度出台的影响。

那么,现售制度一旦官宣,会有多重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推演了十条可能带来的影响。

1、短期内新盘供应会减少、开发商拿地更谨慎。

2、2年左右形成供应短缺,扭转供需关系,消化存量房。

3、市场供应短缺,短期内推高房价。

4、降低开发商杠杆率,减少高周转暴雷风险。

5、资金压力会淘汰中小房企,加速行业出清。

6、国企托底+品质型房企代建,或许是一种新趋势.

7、稳定房企及上下游企业,保障产业链就业。

8、保交付,消除烂尾楼社会负面影响。

9、二手房市场可能要被激活了。

10、现房销售可解决购房者“货不对板”的投诉问题。

03

“革”预售制,已是大势所趋?

早在去年,住房销售制度改革的呼声就已经有苗头了。

2024年7月,高层《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直指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与预售制度。

超30城推进!楼市重大改革,要来了?

同年12月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

近期金融部门也表态,将出台适配房地产新模式的融资制度。

这些信号表明,向现房销售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那么,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上海是否将加入这场变革?

事实上,对上海而言,现房销售并非陌生概念。早在2014年,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一宗地块出让预合同中,就明确“建成房屋须以全装修现房销售”。

但当前上海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核心区改善需求激增与远郊去化困境并存。静安、徐汇等区域千万级豪宅认购率频超200%,而青浦、金山等外围板块却频现“零认购”项目。这种结构性矛盾,让现房销售的利弊权衡更显复杂。

首先,是开发商要面临资金链重压。

以杨浦内环某地块为例,楼板价13万元/㎡,单幅地块土地成本超130亿。在预售制下,开发商通常6-8个月即可回笼资金。

若改为现房销售,开发周期将延长至2-3年,资金缺口可能高达数百亿。这对本就面临融资收紧的房企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其次,是供应面临断档风险。

当下上海新房供应放缓,有数据预测,2025年全年上海新房供应量预计不足3万套,创近十年新低。

若此时强制推行现房销售,或将导致上海未来2-3年供应量锐减,这种供需错配可能引发房价结构性上涨,加剧刚需购房者的置业压力。

个人认为,即便上海实施现房销售,也并非是“一刀切”,而是分区域试点。

例如,借鉴北京“优质地块试点”经验,在徐汇滨江、前滩等高端改善板块试行现房销售。

又或是参考深圳“现房销售+低保证金”组合拳,对现房地块降低竞买保证金,并允许分期缴纳土地款。

上海楼市的特殊性,注定其现房销售之路将更审慎、更渐进。

对此,你怎么看?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