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行业至暗时刻:价格战压顶、库存高悬,谁能撕开“三难”困局?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3

  2024年的中国疫苗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A股11家人用疫苗上市公司总市值之和,竟不敌三年前智飞生物单家峰值;HPV疫苗批签发量暴跌超60%,流感、狂犬等赛道深陷价格战泥潭。当“以价换量”策略失效、去库存压力高企、回款难题蔓延,这个曾被视为“黄金赛道”的行业,如何在至暗时刻寻找破晓之光?

  双重绞杀:需求萎缩与价格战的冰火考验

  消费端的寒意率先袭来:HPV疫苗全年批签发批次同比锐减61.57%,流感、肺炎疫苗接种量同步下滑。新生儿数量持续走低,迫使企业将目光转向成人市场,但“消费力不等式”(女人>小孩>宠物>男人)无情撕开商业幻象——即便万泰生物将HPV疫苗男性适应症获批,市场反响仍显冷淡。

  供给端的厮杀更为惨烈:国药集团在流感疫苗市场打响第一枪降价,华兰、科兴被迫跟进;智飞生物在肺炎疫苗市场祭出“低价换份额”策略,行业毛利率遭腰斩。恶性循环下,8家疫苗企业存货周转期超1年,智飞生物存货激增147%至222亿元,部分企业甚至遭遇“疫苗款拖欠三年”的现金流危机。

  结构性困局:低端内卷与高端缺位的生死悖论

  行业矛盾直指深层病灶:一面是狂犬、流感等赛道超10家企业贴身肉搏,Me-too管线扎堆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另一面,带状疱疹、多联多价疫苗等高端品种仍被GSK等外企垄断。政策审批滞后于技术迭代,更让企业陷入“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市场变化快”的三难困局。

  “躺不平、卷不动”的焦虑蔓延全行业:华兰疫苗遭遇市占率与利润双杀,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未达预期,沃森与万泰的HPV价格战两败俱伤……即便严守研发纪律的企业,也难逃估值业绩双杀命运。

  突围三角:技术、矩阵与出海的生死竞速

  1. 技术破壁: 多联多价疫苗成必争之地,沃森生物13价肺炎结合疫苗、康泰生物四联苗等品种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试图复刻“曼海欣式”突破。

  2. 矩阵防御: 智飞生物依托结核疫苗EC、四价流感疫苗构建产品组合,康泰生物布局13个在研品种,头部企业正试图摆脱“单品依赖症”。

  3. 出海破局: 康华生物(维权)与HilleVax的诺如病毒疫苗授权合作,打响国产创新疫苗出海第一枪;而通过PQ认证(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或成中小企业的生存密码。

  全球疫苗四巨头(GSK、默沙东等)的成长史提示: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势所趋。当前国内TOP5企业市场份额不足40%,远低于国际80%的集中度,并购整合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结语:长周期博弈下的生存法则

  疫苗行业的黑暗时刻,恰是价值重估的起点。当“低价换市场”的短视策略走到尽头,唯有手握硬核技术、构建产品矩阵、打通全球市场的企业,才能穿越这场残酷的供给侧出清。正如默沙东依靠HPV疫苗成就千亿美元市值,中国疫苗企业能否在至暗时刻孕育出真正的世界级品种,将决定行业能否迎来真正的黎明。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